偶爾寫寫社群文案,還算輕鬆有趣。
但當寫社群文案成為你的工作,每天要被老闆盯成效,還要想方設法抓住粉絲的心,可就沒那麼好玩了。
上次,我們針對Facebook的形式,分享了社群文案的結構與撰寫技巧,如果你正在為貼文苦惱加班,希望這篇可以幫上你的忙:臉書日常經營的社群文案該怎麼寫呢
了解方法,能幫助你釐清思考方向,再下筆會容易許多。
今天我們將分享兩篇先前寫過的社群文案,並說明其中融入了哪些方法。
如果你想知道,文章中談到的技巧可以如何應用到文案裡,那就繼續往下看看吧。
先來看第一篇,我們為兒童學步鞋品牌所撰寫的社群文案。
案例內文:
爹地媽咪們,你們還記得,第一次幫孩子穿上鞋子的心情嗎?
最近,我們打掃家裡時,找到了我們家二寶「Niko」的第一雙學步鞋。
這讓我們想起好幾年前,孩子剛會走路時,身為父母內心的那種激動與感動。
一直以來,我們都專注在打造好穿好看的學步鞋,卻還沒跟你們聊到,我們為什麼會想為孩子做鞋子。
所以今天和你們說說話,我們想分享,我們第一次幫孩子買鞋的小故事。
雖然在Niko之前,我們已經感受過老大出生、牙牙學語,甚至學會走路的驚喜,但是,在看見Niko扶著床緣,試著邁出小腳的瞬間,我們還是非常感動。
因為有了第一個孩子,我們更清楚,當孩子學會走路,就象徵他的人生又往前邁出了一大步。
因此,我們決定要挑雙好鞋,當作祝福孩子成長的第一份禮物。
當時,我們在藥局選了一雙日本進口的鞋子,能完整包覆腳丫,造型也很可愛,雖然很貴,但我們都希望可以給孩子用最好的,當然鞋子也不例外。
沒想到,回家幫Niko穿上鞋子後,他卻定在原地一動也不動,就像被黏住一樣,甚至開始嚎啕大哭,哭到小臉都漲紅了。
我們只好趕快把鞋子脫掉,因為不知道他為什麼不喜歡,又怕他光著腳走路會受傷,就決定先在網路上買一雙簡單的鞋子頂著用,再慢慢物色新鞋子。
出乎意料的是,Niko非常愛這雙鞋。
他穿上鞋子之後,一口氣就走了好幾步,還滿意得開心大笑。
我們都想,這雙鞋的價格只有之前那雙的一半不到,為什麼寶寶會喜歡呢?
後來,我們仔細比較過兩雙鞋,發現寶寶喜歡的鞋特別柔軟,相較之下,第一雙鞋就很重,甚至硬到拗不下去。
我們才了解到,對寶寶來說,能讓他穿得舒服,陪他快樂走路的鞋,才是真正好的學步鞋,跟價格是沒有關係的。
所以我們決定再多買幾雙類似的鞋款,卻發現像這樣輕軟、可以防滑,又可愛的學步鞋實在很少。
這讓我們忍不住想:要是可以給爸媽們更多寶寶會喜歡、CP值高、又好看的學步鞋選擇就好了。
而這一時的念頭,在我們看見Niko四處踩踩的開心模樣後,更篤定了這份想法。
於是,我們拜訪製鞋工廠、親自挑選布料,並且與師傅們討論學步鞋的款式,準備將近一年之後,終於拿到了我們特別訂製的四款學步鞋。
每款鞋都軟硬適中,能溫柔呵護小腳丫,也能守護寶寶的腳步,鞋底的防滑材質,還能幫媽咪看住好動的寶寶,而這幾雙鞋,就成為了「NikoKids」最初的鞋款。
希望能藉由這個品牌,幫助爸媽們陪寶寶開心邁出人生的第一步,和我們的寶貝Niko一樣愛上走路,快樂地探索世界。
而在NikoKids推出之後,我們也收到許多媽咪的熱情回應,給了我們很大的鼓勵。
這也讓我們從最初的四款鞋,不斷延伸出現在風格多元、種類豐富的學步鞋款式,來滿足每位媽咪的需求。
有了孩子之後,我們終於能了解,那種默默在孩子身後,看他從蹣跚學步,到自信奔跑的擔憂與欣慰。
我們都希望孩子可以開心、活潑的成長,直到有天,他們可以穩健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。
希望孩子長大後能明白,我們永遠在他們身後,為他們的成長感到驕傲。
就像NikoKids一樣,做他們勇敢冒險、快樂成長的後盾。
讓我們與您一起,陪伴寶貝開心長大。
在這次合作中,客戶希望以貼文型式,來展現品牌的源起故事。
我們寫過許多品牌故事,但是當它要成為一則貼文,並放到社群上時,就應該被視為社群文案來處理。
以本篇結構來說,我們在開頭、說明與結尾,就分別運用了這三個方法:
問句開頭、故事型說明、精神呼籲。
1問句開頭:用問題與目標族群產生連結。
案例:
「爹地媽咪們,你們還記得,第一次幫孩子穿上鞋子的心情嗎?」
會使用到學步鞋的族群,是家有幼兒或即將有孩子的爸爸媽媽們。
因此我們以這個問題,來引起前者的共鳴與後者的好奇心,讓他們繼續往下閱讀內容。
2故事型說明:以故事鋪陳出品牌理念。
許多人的品牌故事,並不具備故事的元素,比較偏向品牌理念的宣示。
而所謂的故事元素,是指要有角色、感情、劇情細節,具備這些要素,才能說好一個故事。
以這篇社群文案為例,故事元素就十分充足。
1.擁有角色:客戶的父母身分與他們的孩子。
2.感情鮮明:對孩子的愛、身為父母的體悟。
3.劇情細節:選鞋子到做鞋子的歷程轉折。
如果你有品牌的發展過程、產品的研發心得想寫,不妨試試說故事,讓粉絲讀完故事的同時,就能不知不覺看進了你的理念。
就算篇幅長也沒關係,沒有人會拒絕一個好故事的。
3精神呼籲:結論就是品牌精神。
案例:
希望孩子長大後能明白,我們永遠在他們身後,為他們的成長感到驕傲。
就像NikoKids一樣,做他們勇敢冒險、快樂成長的後盾。
讓我們與您一起,陪伴寶貝開心長大。
學步鞋是孩子成長的象徵,加上品牌故事本身,就屬於理念與品牌價值觀的展現,因此本篇結尾採用柔性的精神呼籲,來表達父母面對孩子的心情,呼應本篇文案的開頭,同時帶出品牌精神。
接下來這篇,是我們為美容保健食品品牌所撰寫的社群文案。
案例截圖:
客戶的產品,是富含膳食纖維,有助順暢的健康食品,主要希望透過這篇文案,展現出膳食纖維的好處。
這篇文案結構,則是運用了這三種方法:消息開頭、條列化說明、點擊某物。
1消息開頭:說出目標族群在意的事情。
案例截圖:
我們客戶的粉絲,不論是為了自己,還是為了照顧家人,目的都是想要維護健康。
因此,我們先以提問指出目標族群,並放入他們會在意的健康資訊,引起注意後,再往下說說該成分的優勢。
2條列化說明:直觀地說出產品特色。
案例截圖:
每個年齡層都需要攝取膳食纖維,但如果因此不特別劃出受眾,你的產品就不會有受眾。
所以我們在這個區塊條列出適用對象,並針對他們寫出好處,來說明這項成分對於他們的幫助。
3點擊某物:明確指出該如何行動。
案例截圖:
「點擊」在這裡的意思,可以解釋為「行動」。
先給予一個明確的行動方向,再告訴你的族群行動後將會獲得哪些好處。
這篇文案的結尾,是以邀請品牌粉絲一起使用產品,並給出使用後的期待。
而當粉絲在貼文中留言、分享或是點入連結時,我們也達成這篇文案的目的了。
結語
我們寫過各式各樣的社群文案,像是廣告貼文、日常貼文、產品貼文等等。
每一次撰寫,因應品牌風格、產品調性與目的不同,所採用的方法也會有所變化。
掌握方法後務必要了解,方法學再多,都只是幫助你達成目的的工具;而案例分析,也只能當作操作工具的說明書,目的是帶你知道背後的思維,為你找出撰寫的方向,並不是要限制你的想法。
寫文案寫久了,總會寫出一套自己的方法,最終形成一種屬於你的風格。
希望到那時候,每當你敲響第一鍵,接著就是打下班卡了。
文案的美:201801105 Ariel Chiu
想要得到文案靈感與持續學習文章,歡迎訂閱我們的文案靈感包服務:https://lihi.cc/tPP8w
每週提供一篇全新文章,讓你文案學習路上不孤單。
想要學習撰寫文案的技術,歡迎購買我們線上課程:https://lihi.cc/Jt6R1
線上12堂課,讓你從上手到專業,寫出你想要的文案效果。